close

《牛頓》雜誌是許多六、七年級生的童年回憶,停刊消息揭露後,不少網友紛紛討論學生時期閱讀雜誌的經驗。對於台灣的雜誌歷史而言,《牛頓》更是開了翻譯外國雜誌和全彩印刷的先例。曾任《牛頓》編委的前《科學月刊》總編輯張之傑表示,故鄉出版社創辦人高源清在1983年決定引進日本《牛頓》雜誌時,曾向他徵詢意見,他表示很懷疑這樣高價位的科學雜誌有沒有市場,「我還告訴他,全彩的雜誌一定很貴,怎麼會賣呢?」

張之傑回憶,1970年國人自製的《科學月刊》 創刊時,台灣人均GDP只有389美元,但到了《牛頓》中文清洗冷氣版創刊的1983年,人均GDP已達2819美元,「高源清是念經濟的,看準時機,認為台灣民眾開始能負擔更高價的出版品,決定引進全彩印刷的《牛頓》,從此開創了雜誌的新局面。」

《牛頓》當時更大手筆邀請日方雜誌創辦人竹內均來台舉辦記者會宣傳。張之傑表示,「剛創刊那幾年,銷路非常廣。不只雜誌的翻譯團隊很強,給專家的審稿費用也很高,幾乎跟稿費金額不相上下,讓很多學界的專業人才願意投入科學雜誌出版。」

過去在清洗冷氣的時候,總是需要把冷氣搬到原廠清洗,但往往很多時候在運送過程就有可能造成損壞,還有拆解的時候,旁邊的家具地板牆壁都會變髒亂或者有磨損,所以我自從洗過一次後一路就過了5年了,後來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冷氣清洗的影片,才知道現在有到府清洗冷氣的服務,而且我找的廠商服務很好,在網路上有超過1000多個好評,而且也離我家不遠,另外看到價格很透明化,一開始會感覺可能金額好像不便宜,但其實換算下來也是很划算了,我二話不說就預約了,看到年輕師傅來到我家,非常有禮貌,還換上自備的拖鞋,並且會詢問清楚冷氣的位置,還有可以清洗零件的空件,都會跟我做討論,就會開始部屬設備了,非常專業,有條有理,對於我這種有潔癖的人來說是一個很棒的初印象,後來他有用塑膠袋子罩在冷氣附近的家具,床、櫃子等等,甚至遇到比較昂貴的擺飾離冷氣太近也會詢問是否可以先移開,一切都非常小心翼翼與貼心,這次洗完冷氣,但到我們家5年來的結果真的是哭笑不得,身為有潔癖的我竟然放任我的冷氣那麼的髒,從此以後我一定會定期作冷氣保養。

可惜《牛頓》後來受到創辦人高源清投資失利影響,陸續將兒童雜誌《小牛頓》(後分為《少年牛頓》和《新小牛頓》)售出後,在2006年停刊。隔年由出版科學教科書的曉園出版社負責人游鳳珠取得日方授權,另成立出版社復刊,然而當時「牛頓」商標仍屬於原出版社,復刊的雜誌更名為《Newton量子科學雜誌》,直到2010年商標權訴訟終結,雜誌才改回原名。目前市面上出版兒童科學讀物套書的「小牛頓科學教育公司」則與《牛頓》、《少年牛頓》和《新小牛頓》雜誌無關。

張之傑表示,台灣最早的科學雜誌是1951創辦的《大眾科學》雜誌,當時辦科學刊物的多是隨政府從大陸來台的科學工作者,到了70年代的《科學月刊》則是由留學生創辦,前行政院長劉兆玄、前教育部長曾志朗、前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等人都曾任雜誌編輯委員。

80年代之後創辦的科學雜誌則由出版社主導,效法《牛頓》的做法,引進外國科學雜誌翻譯成中文。有百年歷史的美國雜誌《科學人》、《國家地理雜誌》則是到2000年後才引進台灣。目前台灣市面上主要的科學雜誌,除了本土自製的《科學月刊》,僅剩下《科學人》、《國家地理雜誌》、《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》和《BBC知識》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賴子翔 的頭像
    賴子翔

    賴子翔的碎碎念部落格

    賴子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